心理輔導學家推薦的親子遊戲

遊戲是兒童的語言,玩具是兒童的字彙

在遊戲的過程中,兒童會投射他們的想法、經歷、情緒、慾望和需要,家長可以透過觀察和陪伴兒童的遊戲來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增強親子關係。透過遊戲,兒童能抒發不愉快的情感、經驗和減低對現實的焦慮於遊戲中,幫助自己解決內心世界的情感衝突。遊戲也有助自我發展,玩樂過程中兒童能探索和建立自我,並意識到自己的內在力量,從而提升自我概念、自我接納和自我控制能力。

APPHK的心理輔導學家會定期介紹不同的遊戲活動給家長與小朋友一起玩樂,增加彼此的親子關係。

心理輔導學家推薦的親子遊戲

[expand title=”遊戲09: 骨牌遊戲(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內在控制,改善對自我行為的掌控,增加自我效能,及調解對立行為。)”]

材料: 骨牌


玩法:


1. 簡單的把骨牌擺起,用兩組/三組骨牌
2. 再把骨牌推倒,沒有經歷過這活動的孩子會顯得特別有興趣
3. 接著再擺起一組骨牌,每一塊牌都代表一系列行為中的一個單一行為
例如:一號骨牌代表走進學校
二號骨牌代表聽到走廊上有吵架的聲音
三號骨牌代表走去看打架
四號骨牌代表留在課室
五號骨牌代表在老師介入時不走開
六號骨牌代表在老師直接要下仍不離開
七號骨牌代表對老師有直接不尊敬的行為
八號骨牌代表走到辦公室去
九號骨牌代表被停學
4. 接著孩子可以很輕易便說出防範停學的方法(例如改變/不執行三號到七號其中一項)
5. 這時孩子便會意識到他有掌控能力去把事情的負面結果變成正面的影響

**在活動中注意事件的順序及過程是很重要的,過程中孩子也能透過簡單的活動,開始了解一種內在的軌以及內在控制的可能性**

[/expand]

[expand title=”遊戲08: 畫手形(教導孩子有效的決策技巧,令孩子在紛擾的情況中保持鎮定,在有限的時間內正常反應,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材料: 白紙,筆


玩法:

1. 孩子可拿一張白紙並把自己五指張開的手形畫下來
2. 家長先請孩子敘述問題/情境(例:1.留在家溫習還是去遊樂園?)
3. 家長確認孩子的煩惱後可把句子寫在手形的中央
4. 接著跟孩子一起討論,把可行的方法寫在每一根手指上 (例:1.留在家溫習默書後才去遊樂園 2.去遊樂園,放棄溫習默書 3. 去遊樂園但需早點離開並回家溫習 等等)
5. 想出五個對策後,和孩子一起利用想像及討論去評估每一個對策,把正面及負面結果都寫出來(例:正面:2. 去遊樂園可以玩得也可放鬆 負面:2. 放棄溫習默書會令到考默時不懂)
6.家長可與孩子一起討論正負面結果的感覺(例:開心及失望)
7. 最後,家長便和孩子討論自己比較想要哪一個決定,再討論如何執行這個決策

**教導孩子在行動時先停下來思考,也學習到考慮不同的可能性,從邏輯及感情衡量不同可能性來做決定的技功**

[/expand]

[expand title=”遊戲07: 氣球(教導孩子以正向思維及正面角度的思維模式,對事物有正向預期的態度)”]

材料: 氣球,氣泵

心理輔導學家推薦的親子遊戲 - 氣球
玩法:

1. 家長及孩子可先一起把氣球充氣綁起(共5個)
2. 先跟孩子說明,所有氣球代表「困難」(例:背了很久的課文還不熟)
3. 家長可先作示範先用2種不同的方法把氣球弄爆
4. 然後叫孩子用5種不同的方法把氣球弄爆,此處宜多加讚賞(例:好叻呀你,我都諗唔到尼個方法),從而增加孩子能力感
5. 完成後可跟孩子們探討,以正向思維,當遇到困難時,只要盡力嘗試,便可找出處理困難的不同方法

**教導孩子遇到困難時多以正向思維,不同的想法會導致不同的情緒及行為,謹記「辦法總比困難多」**

[/expand]

[expand title=”遊戲06: 氣球裏的憤怒 (教導孩子以正確渠道宣洩情緒及教導情緒爆發的錯誤思想)”]

材料: 氣球,氣泵

心理輔導學家推薦的親子遊戲 - 氣球裏的憤怒
玩法:
1. 一開始先告訴孩子,氣球代表人而裡面的空氣代表憤怒
2. 家長用氣泵把氣球充氣綁起,然後叫孩子踩爆
3. 問他們聽到這爆的一聲有什麼感覺
4. 家長再把另一個氣球充氣直至撐爆,同樣地問他們聽到這爆的一聲有什麼感覺
5. 家長隨後利用第一個例子教導孩子這樣的爆發情緒會令到自己和別人不舒服及不開心,用第二個例子去教他們把憤怒屈在心裡也是不對,日積月累總有一天會爆發
6. 家長再把另一個氣球充氣,今次教導他們把裏面的氣慢慢放出來
7. 再問他們喜歡那種抒發方式 (告訴他們有憤怒的情緒是很正常的,但是要以正確渠道宣洩情緒)

**教導孩子有情緒是非常正常(有些孩子會認為憤怒是
不應該或害怕表達出來)以正確渠道宣洩情緒並表達多方面的感覺,同時增強孩子積極表達**

[/expand]

[expand title=”遊戲05: 打擊遊戲 (以正確渠道宣洩情緒及引導孩子表達不同的感覺)”]

材料: 海綿球棒和海綿球,海綿球分別有紅色(代表生氣)、黃色(代表愉快)、藍色(代表悲傷)

心理輔導學家推薦的親子遊戲 - 打擊遊戲
玩法:
1. 一開始先由家長投球,剛開始時可不用加上感覺,隨便打擊,增加孩子對遊戲的興趣
2. 隨後家長可分別投不同顏色的球,孩子揮捧落空時便要對該顏色的感覺作出討論(例如紅色便可以說出一件令他感到生氣的事情)
3. 家長亦可多加留意孩子揮捧的強度從而作出調整
4. 可輪流調換角色
註: 家長不宜作過詳細的提問,以免孩子感到厭
**打擊遊戲有助表達情緒,以正確渠道宣洩情緒並表達多方面的感覺,同時增強孩子以語言來表達自我的能力**

[/expand]

[expand title=”遊戲04:黑白棋 (以正確渠道宣洩情緒) “]

材料: 黑白棋

心理輔導學家推薦的親子遊戲 - 黑白棋
玩法:
1. 家長需先跟孩子表明黑色棋子代表不愉快的事而白色棋子則代表愉快的事情
2. 家長以平行的方式放置棋子,例如黑色棋子及白色棋子各一行(棋子數量可自定)
3. 家長可首先了解孩子第一粒白色及黑色棋子所代表的開心及不開心事,之後叫孩子利用白棋把黑棋彈走 (重覆以上步驟至所有黑棋被彈走)
4. 可輪流玩
註: 家長不宜作過詳細的提問,以免孩子感到厭
**黑白棋有助表達情緒,以正確渠道宣洩情緒並踢走負能量,同時增強孩子以語言來表達自我的能力**

[/expand]

[expand title=”遊戲03: LEGO (引導說出情緒和表達的好辦法)”]

材料: Lego
心理輔導學家推薦的親子遊戲 - LEGO
玩法:
1. 家長需先思考想了解孩子什麼
2. 指示孩子利用Lego去自由發揮砌出最能代表他這星期的心情/ 他最討厭的東西/ 他和家人的關係等 (因應家長想了解的事來發問)
3. 留意孩子所砌的Lego,孩子所用的顏色等,然後可叫孩子形容/解釋,家長可再作跟進的提問 (開放式提問)
4. 可輪流玩,叫孩子出題,由家長發揮
註: 家長不宜作過詳細的提問,以免孩子感到厭
**Lego有助增進小朋友創造力和表達情緒經驗,同時增強孩子以語言來表達自我的能力**

[/expand]

[expand title=”遊戲02: 動手畫出決定”]

很多孩子都是”衝動”派,他們很少會先思考行為的後果再作決定,家長其實可以引導孩子以視覺的方式來幫助自己處理問題、作出決定。

心理輔導學家推薦的親子遊戲 - 動手畫出決定
物資: 白紙, 畫筆
1. 先邀請小朋友在白紙上描繪自己五指張開的手形
2. 請孩子描述他們不懂下決定的情況或處境
然後家長嘗試以一個句子作總結,並把句子寫上手形的中間位置。
3. 家長引導小朋友一起想出回應/ 解決難題的可能方法,然後寫上五指的位置
4. 與小朋友一起討論每一個可能方法的正和負面結果
5. 寫上所有可能結果後,討論孩子想做那一個決定
6. 討論如何執行已選的決定

P.S.家長宜 “引導” 孩子想出可能方法,以讓他們思考及掌握做決定的過程,而非幫他們列出辦法。

參考:遊戲治療101 III

[/expand]

[expand title=”遊戲01: DIXIT (引導說出情緒經驗的好辦法)”]
心理輔導學家推薦的親子遊戲 - DIXIT
材料: Board Game- Dixit
玩法:
1. 家長需先思考想了解孩子什麼
2. 讓孩子看一次DIXIT卡牌上的圖案。
3. 指示孩子於卡牌中選出最能代表他這星期的心情/ 他最討厭的東西/ 他在學校的生活等 (因應家長想了解的事來發問)的3張卡牌出來
4. 引導孩子逐張先形容卡牌上的圖案是什麼、代表著什麼,能代表心情的原因
5. 可根據孩子的形容/ 解釋作跟進的提問 (開放式提問)
6. 可輪流玩,叫孩子出題,由家長抽牌
註: 家長不宜作過詳細的提問,以免孩子感到厭
**DIXIT卡牌的圖案有助小朋友聯想和表達情緒經驗,同時增強孩子以語言來表達自我的能力**[/exp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