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講座及工作坊
正向心理學提出人如果能夠認識和善用自己的正面特質,便能更容易感受到快樂及幸福圓滿,這些正面特質就是正向心理學中重視的品格強項。如果家長能夠發掘孩子的強項,並以正向的態度和語言去教養孩子,不但有助孩子發展正面的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而且還可以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
目標: 透過講座讓家長認識強項為本的教養模式、學習如何認識和發掘孩子的強項,建立正向親子關係。
現今社會科技發達,生活漸趨電子化,多間學校更提倡電子教學,令學生在學習,甚至日常生活中常會使用電子產品,容易養成依賴電子產品的習慣,並洐生沉迷打機問題。很多家長在處理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更會產生角力和爭執,不懂如何防止孩子沉迷。其實,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例如有些孩子會透過使用電子產品來獲取某些心理需要(例如能力感、優越感、社交需要),家長只要讀懂孩子打機背後的原因和需要,便能以不傷害親子關係的方向,針對性地處理問題。
目標: 透過講座讓家長認識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原因,了解孩子的需要,學習如何處理及預防機不離手情況。
情緒從來沒有分對與錯,孩子的情緒是反映他們的內心想法、期望和需要。然而,很多家長都會禁止孩子憤怒或害怕,希望他們能夠無時無刻正面和平靜。其實,情緒是有其功能的,若果家長能夠同理及接納孩子的情緒,並嘗試了解情緒背後的需要,孩子便能更接納自己,從而提升同理心和欣賞他人的能力。然而,孩子表達情緒的方法則有對錯之分,家長可以改正孩子表達情緒的方法 (例如發脾氣),並教導孩子合宜地表達情緒,增強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目標: 透過講座讓家長明白接納情緒的重要性,並學習如何引導孩子表達及合宜地回應孩子的情緒,增強彼此的情緒調整能力
相信很多家長目睹孩子欠缺學習動機,甚至在家中做任何事也沒有動力,即使用很多獎勵計劃也未能讓孩子有動力做事,而感到無奈及氣餒。不少家長都會認為孩子是因為懶、頑皮而不肯溫習。其實,孩子欠缺內在動機不足會影響他們做事的動力。若果家長能針對性地提升孩子的內在動機, 讓他們能夠自發性地做事,不用家長在三催四請,親子關係便能鞏固。
目標: 以互動的講座形式幫助家長了解如何以「不獎勵,不懲罰」的方法來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自主地投入學習。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或情感上最重要的 人,比教師及治療師有更大、更深、更持久的影響力。父母的同理和接納更能令孩子去除壓抑和焦慮,若果家長能提供遊戲時間予孩子,並從中善用親子遊戲治療技巧,孩子便能在沒有價值批判、充分感受作為「自己」的遊戲中意識到自己的內在力量,面對和處理內在的情緒,更能提升親子關係。
目標: 透過講座讓家長明白親子遊戲的重要性,學習親子遊戲治療的基本技巧和原則,讓孩子從遊戲中與家長建立親密的關係。
家長除了要時刻 照顧和滿足孩子的身心需要,更要身兼老師去教導孩子學習,家長們對此都疲憊不堪。對於部分家長來說,孩子的學習動機弱及負面情緒是最難處理和讓人頭痛的 (如尖叫、大喊、掉東西、打人)。其實,若果家長懂得接納和認同孩子的日常情緒,並多抽時間陪伴孩子玩樂,便能將孩子的「脾氣怪獸」住進深山,促進正面親子互動和連繫,減少親子間的磨擦和矛盾和教養壓力。
目標: 透過講座讓家長從遊戲中學習,認識孩子的情緒發展需要,體驗如何正面回應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平靜情緒並增強家長的教養信心。
P7: 正向親子溝通法
P8: 依附關係與安全感的建立
P9: 培育正向孩子
P10: 抗逆孩子: 培養成長心態
P11: 正向靜觀親職
P12: 孩子心理需要及發展階梯
P13: 正向自我關懷
P14: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孩子
P15: 靜觀藝術減壓
P16: 適應升學的心理挑戰